5.1/7.2/7.1.4 聲道音樂混音與母帶後期處理 (Dolby Atmos or dtsX)

原生進行電影、環繞5.1、7.1、7.2、7.1.4聲道音樂混音與母帶後期處理(Dolby Atmos or dtsX),並且提供Dolby或是DTS的編碼、解碼服務。

現代的電影皆以5.1或是更多的聲道數呈現。透過環繞式的音響播放系統播放原生的環繞音訊內容,可以將身歷其境的臨場感受帶給觀眾與聽眾。由於環繞音響的播放系統會環繞聽眾的四圍,因而可以給聽眾帶來被音樂包圍、音源源自聽眾四方的音場環境。

(一)多聲道音樂環繞收音 (Surround Sound Multi-Channel Recording)

針對5.1/7.2/7.1.4聲道 (Dolby Atmos or dtsX)音樂製作上的需求,進行多軌多聲道的音樂、配器、樂團編制、音場、環境氛圍收音。本部分的錄音、收音可以採用真實環繞收音的方式進行素材的製作與收集,也可以透過錄製多軌的單聲道配器、立體聲收音完成素材的累積,並重新於混音後製時還原成5.1/7.2/7.1.4 (Dolby Atmos or dtsX),甚至是更多聲道數的環繞音樂內容。

更多詳情請參閱瓦器錄音室標準錄音規格與進階錄音規格

(二)多聲道音樂環繞混音 (5.1/7.2/7.1.4 (Dolby Atmos or dtsX) Surround Sound Music Mixing)

將多聲道收音或是單純多軌錄音的音樂分軌進行環繞5.1/7.2/7.1.4聲道 (Dolby Atmos or dtsX)的混音製作,完整重建出環繞空間、身歷其境、虛擬音場、現場氛圍與配器擺位的音樂體驗與感受。

透過使用專門的硬體效果處理器、軟體、編解碼器、Plug-In與5.1/7.2/7.1.4聲道 (Dolby Atmos or dtsX)的Meter,讓整個環繞音樂的聲音加工更為專業、精準。

關於5.1聲道的監聽播放系統,有著遠比立體聲監聽環境複雜許多的規範與原則。像是數位電視的環繞HD Audio、電影的5.1/7.2/7.1.4聲道 (Dolby Atmos or dtsX)成音、電視環繞成音、音樂環繞混音製作等,皆有看似雷同,卻截然不同的監聽音壓建議與參數要遵照 ; 加上業界有著不同規格細節的制定機構 (ITU v.s. EBU),更增添環繞音樂混音製作、電影環繞成音、電視環繞成音的複雜性與成品相容性問題。

另外,完成環繞混音後的成品,尚須經過編碼才算完成最後的製作 ; 而一般觀眾、聽眾則是要再經過解碼才能聆聽感受到原始的環繞混音製作。市面上有兩家技術、原理、規格、參數概念截然不同,但卻都各有優點的編解碼器研發公司 (DTS v.s. Dolby)。這些技術資訊、製作參數、編解碼應用的know-how都大大的增加了多聲道音樂環繞混音、成音的困難度與進入障礙。

因而,在要進行多聲道音樂環繞混音以前,錄音室的監聽系統、設備規格水準、環繞音響理論基礎、Engineer的經驗、系統彈性調整的空間、配備的編解碼系統等都直接決定了成品的品質與消費者的播放相容性。針對環繞音響製作物的規格(DTS or Dolby, 5.1/7.2/7.1.4 (Dolby Atmos or dtsX))、製作類別(電影、音樂、電視)、播放地域 (歐規 v.s. 美規、ITU v.s. EBU),錄音室的音樂混音或是成音製作都需要考量 ; 針對最終的目的、輸出版本、用途、格式調整錄音室的監聽系統、製作參數、編解碼器與製作流程,確保最終環繞混音的成品品質。

更多混音資訊請參閱瓦器錄音室標準混音規格與進階混音規格

(三)多聲道環繞音樂母帶後期處理 (5.1/7.2/7.1.4 (Dolby Atmos or dtsX) Surround Sound Music Mastering)

在歷經多聲道音樂的環繞混音之後,最後再透過多聲道環繞音樂的母帶後期處理,讓最終的成品能更具市場競爭性,且符合音樂成品的終端需求 (電影配樂、電視劇配樂、Hi-Fi環繞音樂)。

針對電影配樂需使用原聲環繞音樂的部分,我們將使用K-20監測系統來保留音樂最大的動態,並確保符合Hollywood的電影配樂慣例 ; 針對電視廣播的環繞配樂需求,我們將視需求選擇K-20或K-14監測系統,並全程以電視台慣用編碼方式進行音樂母帶後期處理,確保成品完全相容最終需求 ; 針對藍光發燒音樂片,我們將選擇K-20系統,以保留音樂最大的動態與音質,並使用硬體的EQ、Compressor進行製作,以呈現最極致的音樂效果 ; 針對美規的硬體播放系統,或是鎖定全球為終端市場的音樂製作,我們將採用、遵照ITU的系統規範 ; 針對歐亞地區、中國大陸,我們則將採行、遵照EBU的系統規範,確保任何成品都能完全符合各地、各國的標準規範。

更多母帶後期處理資訊請參閱瓦器錄音室標準母帶後期處理規格與進階母帶後期處理規格

(四)編碼與解碼 (Dolby or DTS Encoding and Decoding)

錄音室完成的環繞混音、母帶後期處理輸出檔多是6個(5.1聲道)或是9個(7.2聲道)音軌的多聲道wave/aiff檔,這與電影院播放,或是藍光片、DVD片內的檔案格式並不吻合。

視製作成品的音質、音場需求與最終要播放的系統平台來決定採行Dolby或是DTS的編碼處理 ; 配合環繞混音時對系統音壓等參數的設定,在進行成品最終編碼輸出時皆須一併考量前端製作的技術規格與參數細節,如此以確保Dolby環繞或是DTS環繞能正常運作,並且與消費者端、劇院的解碼系統相容。

服務報價 Price

◎Surround Music Mixing

NT $8500~65000/each song (US $293.95~2250/each song)

◎Surround Music Mastering

NT $2200~6500/each song (US $75.99~229.99/each song)

NT $25000~80000/Album (US $865.25~2765.25/album)

◎Dolby/DTS Multi-Channel Audio Encoding

NT $4000/each song (US $140.25/each song)

NT $40000/Album, 10~15 tracks (US $1399.99/Album, 10~15 tracks)

◎Dolby/DTS Multi-Channel Audio Decoding

NT $4000/each song (US $140.25/each song)

NT $40000/Album, 10~15 tracks (US $1399.99/Album, 10~15 tracks)

注意事項 :

1.進入混音階段時,請確認您所提供的音軌皆已同步對齊。並請清除掉所有在音軌上的標籤,將音軌的名稱改為音軌的內容,例如:Bass、EGtr1...

2. 在混音過程中,我們會提供給您混音的Multi-Channel mp3檔作為混音結果的參考,歡迎您可以與我們討論您對混音的想法與期待,或是改變混音的需求。當混音正式完成後,我們會提供給您最終的Wave或AIFF檔,也可跟我們申請索取Stem Mix(需額外收費)分軌檔。

3.若您對Stereo Down Mix有需求,或是需要完全獨立的Stereo Mixing版本,請事前告知瓦器錄音室人員 ; Stereo Down Mix版本需酌收部分製作/微調成本、全新獨立的Stereo Mixing需另外收費。

4.若您選擇了較為進階的環繞音樂母帶後期處理,美商瓦器錄音室將另外免費提供Dolby或是DTS的編碼服務,並直接附加編碼後的檔案格式作為交件檔案之一。

5. 另外一件重要的事必須提醒您,混音完成後的音質還是會與您一般所聽到的藍光環繞音樂、環繞DVD音樂唱片有所差異,這是因為所發行的唱片還經過了母帶後期處理這個流程。母帶後期處理可以讓您的歌曲更加有競爭性、整體性,並提供您最後一個環節的polish與修飾。

詳情請洽美商瓦器錄音室詢問

Follow Us